由於早前在為香港求平安聚會中, 吳宗文牧師的一番
言論引起教外關注. 路人不才, 嘗試指出引起疑慮的地方.
開始兩段說話並無問題. 第三段第3點關於順服掌權者可能使某些人感到不快, 但仍可接受.
孫寶玲牧師的'新約倫理'也有詳細說明關於羅馬書13章詮釋.
但第四段開始有不清晰的地方: (1) 現在香港政府是否一個相對公義的政府, 一般市民首先會以從前港英政府施政跟現在作比較, 而不是其他西方地區; (2) 第四段幾次提到脫離'社會實況', 但未有一次以具體例子說明是怎麼樣的社會現況.
第五段對'暴民政治'的解讀也大有可議之處. 最經典的'暴民政治'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後的恐怖統治時期(1793-1794), 法國皇室, 貴族黨羽, 政敵, 一般人都被送上斷頭臺, 血腥殘忍豈是現在議會政治可比? 香港基督徒似乎對台灣議會鏡頭前'講手打架 show' 看得投入, 卻對鏡頭後的握手談歡, 有說有笑十分無知. 路人90年代在英國也看過國會辯論直播, 激烈時嘈吵程度可以與街市相比, 主持的大法官常要以'Order! Order!' 鎮住埸面, 決不是吳牧師所言的溫文儒雅! 我可從未聽過英國的福音派牧者說這是'教壞細路'.
另一方面, 第五段提到民主憲政是高雅理念, 但誨淫誨盜的報章支持, 便降格了. 這算出身論嗎? 一個理念高雅是因為在神的尺度下它可以榮神益人, 而不在乎誰人支持它. 難道一個暴發戶附庸風雅買下一幅名畫, 那名畫的價值便會有損了? 值得問的倒是, 那些出身高貴, 自命公正的報章在這些議題上又閃到那裡去了? 誰敢說沒有自我審查, 報喜不報憂? 家長如果認為報章有問題, 便會自動選另一份, 難道等它損害自己兒女嗎?
更大問題是第六段. 當中忽略了的而且確有一部份香港人認為現在一些嘗試解決香港社會問題的方案不能推出, 正因為這些方案無法在立法會現時的分組點票機制中取得多數, 而不是未過半數的反對派否決和分化. 並且以現時的政治現實, 無人認為現在的資源分配是均衡的.
最後一段其實問題最嚴重. (1) '如何令中國對基督教改觀', '中國'是指現在共產黨領導之政權, 仰或一般中國人民? 因為應對的舉措可以很不同! (2) 何謂'以惡成善'的政治手段? 言論並無說明; (3) '抹黑誣衊、人身攻擊、言語粗暴、偏頗抨擊及過激舉動'在辭職議員中大概只有3個, 另兩個很難歸類於此; 反而現任功能組別議員也有舉中指的, 侮辱女性的... (全指在新聞片拍到的事實, 無意針對個別人士), 在現有政治現實下, 我們正正無法踢走他們! 所以有以偏蓋全, 自我人格分裂的可疑.
但叫路人最擔心的, 是最後一段關於基督教代表的論述. 試圖以華人基督教聯會名義一統江湖, 逼人表態, 是否強人所難? 華聯的入會門檻(會費)甚高, 不是一般小堂會可輕易負擔. 所以代表性已有困難. 而且聯會如何收集會員教牧的意見? 如果當教牧對某一議題有重大分歧, 如何回應? 這些情況即使在同一宗派下已不易解決, 難道便以聯會領導一言堂算數了事, 這和小數背著基督教標籤的小眾團體分別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