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路客雜記

CL-roadlog - log of a walker in faith.

星期六, 10月 31, 2009

關於小提琴的事之2

為何好的小提琴昂貴?

先不說出名的古琴如出自 Antonio Stradivari 或 Josephus Guarnerius Del Gesu 手製的(另外一些如 Stainer, 或 Amati 家族製的多開始 '退役' 到博物館), 這些古琴現存仍可用來演奏的只有不超過400隻, 大部份在出名演奏家, 大型音樂基金會, 博物館或私人收藏家手上. 市面流通的 '古琴' 多是100–140多年歷史, 較優秀的法國, 捷克, 意大利, 美國或德國琴. 價錢仍可由平價的 1,000 Euro 至 40,000 Euro 以上. 因為使用損耗的緣故, 古琴總有告別的一天, 所以新製的琴總有市場.

新琴中仍以意大利傳統工藝大本營 Cremona 市的所有造琴家工作坊出品最負盛名, 售價起碼 10,000 Euro 以上. 法國, 德國, 捷克, 羅馬尼亞手製琴都有傳統優勢, 後起之秀有保加利亞和中國. 近年中國國內和海外華人造琴家(如 Scott Cao)冒起, 主因是華人造琴家開始到意大利, 英國或美國的工作坊學藝, 部份更在造琴比賽中獲獎, 高質素的中國手製提琴大約只要意大利手製琴的一半價錢, 路人知道香港已有人北上尋琴了.

另一原因是原材料的方便. 小提琴面板需要特選的雲杉木(spruce), 底板和側板要用楓木(maple), 由於歐洲多瑙河區樹林多年的濫伐, 現在要保育封山. 材料結果要由南歐波斯尼亞和馬爾他入口, 保加利亞可說近水樓台. 而中國則仍可動用四川的杉木和東北大興安嶺的楓木(事實上德國造琴師已向中國訂購), 希望中國人不要又一窩蜂的濫伐.

在上世紀70-80年代, 曾有人擔心造琴技術會青黃不接, 但90年代和2000年代歐洲, 美洲多了很多年輕學徒入行, 相信會有一番新的作為.

星期五, 10月 30, 2009

關於小提琴的事之1

將近一個月的琴行教學, 發現一件事:

其實鋼琴房並不適合教西方弦樂器(包括小, 中, 大提琴), 原因是鋼琴房一般呈窄長方形, 對手的拉伸動作限制很大, 加上琴椅在中間, 如果學生坐便會把小提琴撞到鋼琴上半部份, 所以必須把椅子貼近鋼琴, 讓學生在剩下的窄小空間站立, (還未計譜架!) 容易養成不良姿勢. 而且老師需要示範拉奏時很狼狽, 二人一起拉奏時空間更難用了. 這種窄長方形的教室除鋼琴外, 嚴格來說, 只適合教授小型的吹奏樂器(如長笛, 短笛, 小喇叭; 中國笛子)和小型的彈奏樂器(如魯特琴, 阮, 柳葉琴),和樂理.

較理想的樂器小教室是呈正方形的房間, 這種房間有較平均的伸展空間, 不論小, 中, 大提琴; 單, 雙簧管; 二胡, 結他, 琵琶, 古箏, 揚琴, 以致大型的吹奏樂器如巴松管, 長號也用得到. 可惜香港舖租昂貴, 鋼琴最受歡迎, 只好將就.

星期六, 10月 03, 2009

機動戰士高達-第一篇

'機動戰士高達' (Mobile Suit Gundam) 是日本名古屋創映社(後來改名日昇動畫公司, Sunrise)的出品, 監製是富野喜幸(又名富野由悠季),  負責人物設定的是安彥良和, 機械設定是大河原邦男. 1979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電視台播映.

故事說的是地球特權階級控制的'地球聯邦' (Earth Federation) 與太空殖民爭取獨立組成的'自護公國' (Principality of Zeon) 之間的戰事. 動畫開始時, 兩方交戰已8個月, 人口死亡過半, 戰事仍然膠著. 一班在 Side 7 殖民地的平民被捲入戰事, 其中的'阿寶尼爾' (Amuro Ray) 混亂中坐上地球聯邦軍'為抗衡自護公國特有的人形機動武裝'渣古' (Zaku II) 而試製的機動戰士高達 (Gundam), 擊毀來刺探聯邦軍在 Side 7 動靜的渣古, 一班平民在聯邦軍副士官'布拉度諾亞' (Bright Noa) 領導下登上白色基地木馬號 (The White Base) 逃命. (因為在渣古特襲下, 聯邦軍正規士兵全部陣亡, Side 7 也因保護屏障被毀而快速損失氧氣和水). 隨後便是一班參戰平民如何求生, 面對自護軍稱為'紅色彗星'的馬沙 (Char Aznable) 和其他自護部隊的攻擊 …

初時在小童時段播映, 由於和以往的大型機械人動畫如'鐵甲萬能俠'明顯不同: 沒有特別亮麗的變身或合體場面; 主角沒有絕對優勢, 正派角色有機會打輸, 甚至死亡; 敵對派角色性格一樣立體鮮明; 似戰爭連續劇多過可集集獨立收看的短篇 -- 通通都令小朋友看得不快, 所以收視並不理想. 最後更由原先52集縮減為43集. 以前的動畫被戲稱為'30分鐘玩具商廣告', 但當年主要以塑膠和合金玩具(有頭腦的商人順應動畫的設定加上'超'字變成著名的'超合金')為主, 得罪了這班商人對動畫製作人可說是災難.

不過動畫後來在深夜重播帶來了轉機. 雖然第一次播映時週邊產品銷售欠佳, 但雜誌評論正面,仍有收看的觀眾也滿意結局,得以在深夜11:00後重播. 在這時間看動畫的, 是由補習班回來的高中生, 開電視陪趕論文的大學生, 和酒後回氣的在職人士. 由於設定能自圓其說, 可認真看待如戰爭連續劇一樣追看, 於是有機會一再重播和賣埠, 香港於 1980年在無線電視以'太空戰士'之名播映. (當年為阿寶尼爾配音的正是'叮噹' – 林保全, 為紅色彗星馬沙配音的是最早期的'成龍聲' – 鄧榮銾) 此後萬代 (Bandai) 推出的精密塑料模型大賣, 一個正式的多樣化動畫產業出現.

1984年, 富野在製作了其他作品(如'重戰機')後, 再造出了績篇 '機動戰士 Zeta' (Mobile Suite Z Gundam) – 被譽為最精彩也最悲哀的 Gundam 故事. 說故事的角度由地球聯邦一方, 轉移至太空殖民/反聯邦一方, 上一篇的紅色彗星馬沙今回化名古華多羅巴吉納 (Quattro Bajeena) 由反派角色變成了主角嘉美尤比丹 (Kamille Bidan) 的啟蒙導師, 與以月面太空殖民, 聯邦軍反法西斯派系, 和少數前自護軍組成的反地球聯邦組織奧干 (AEUG) 對抗地球聯邦軍法西斯組織泰坦斯 (Titans), 中段更出現自護公國殘餘勢力亞古哲斯 (Axis), 最終三方大混戰. 為要對抗泰坦斯由'強化人'操縱的'可變形機動堡壘', 奧干也研發可變成高速戰機形態的'Zeta 高達' … (試問這樣正反派互換和複雜的劇情, 小朋友如何領受?)

機動戰士正式突破了大型機械人動畫的框框, 觸發了後來更多戰爭戲劇動畫化(如日本小說家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和原創'劇情推進'動畫(如'超時空要塞' Macross).

在社會層面上, 機動戰士劇中的'新類型人' (New Type, 在太空生活觸發的'進化'新人類)成為了日本戰後新一代的代表, 並在御宅族的發展中有重要作用. 例如電影'電車男'結局主角身穿Zeta 高達2005年劇場版'百式' T shirt 終得到'愛瑪士'表白接受, 便充滿寓意. (百式正是古華多羅駕駛的機動戰士)

這是第一篇, 純粹背景交代. 第二篇會討論機動戰士製作人帶出的思想, 值得欣賞和需要批判的地方. 其後會嘗試為日本動畫分類, 指出其類型特色; 日本人的民俗思想,世界觀等等如何在動畫呈現 ...